首先进行技术准备

由项目总工编制抹灰施工方案,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和审定,确保方案的正确性和可实施性。然后生产经理组织现场工程师编制抹灰施工技术交底,在施工前分别对劳务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交底,杜绝方案与现场“2张皮”现象。

其次现场材料准备

沙子、水泥、掺和料送检合格,水泥保管措施得力,避免受潮、结块;配比标牌清晰醒目,将体积比换算成重量比,再换算成容器计量,便于操作

工程实体准备条件

主体结构验收合格;确保门窗洞口尺寸正确,弹好室内1米线,标出保温热桥部位;结构砼暴模部位剔平,蜂窝、麻面等缺陷修补完毕;脚手架眼、螺杆洞堵严,外露钢筋头、铅丝头等剔除,窗台砖补齐;门窗框安装牢固,预留间隙适当,保护措施到位;电线管、消火栓箱、配电箱安装并封堵完成,钢丝网张挂到位。

施工部署

先进行工艺样板抹灰,验收合格后,在样板区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;班组进场前,均须抹样板间、样板层,验收合格后方能大面积铺开;主楼砌体完工前,自下而上逐层进行抹灰施工;主楼砌体完工后,自上而下逐层进行抹灰施工;优先进行地下室设备用房抹灰施工,以保证机电设备安装尽早插入。

技术准备

抹灰应采用双线控制,控制线距离墙体边线为200mm,便于房间套方,控制墙面平整度、垂直度以1m线形式标示在四周结构墙上,作为房间内预留洞口、门窗洞口、窗台高度等的控制线

管线切槽后,用砂浆分两次将管线槽补平,并在抹灰前挂钢丝网;不同材料交接处设置≥0.9mm的镀锌钢丝网,每边搭接宽度≥200mm,固定点间距≤300mm

窗框采用厚度≥1.5mm的镀锌铁片固定,角部间距180㎝,框边处30㎝。窗框与结构体间30㎝以上采用发泡胶封堵,连续施打,一次成型;30㎝以下采用防水砂浆封堵。

施工工艺流程

基层清理、甩浆→养护→套方、找规矩、抹灰饼→线盒安装→喷水养护→抹罩面砂浆→抹底层砂浆→准备工序验收

首先清除基层墙面残留木模板皮、砼养护液、海绵条、水泥浆等杂物,甩浆12h后洒水养护≮3天,以手掰毛刺不掉为准,养护后的拉毛面层应牢固无脱粉。按基层表面平整垂直情况吊垂直;用扫平仪套方、找规矩,经检查后确定抹灰厚度,但最少不应小于7mm,灰饼用1:3水泥砂浆抹成3cm见方形状。内墙抹灰时,在距墙角10cm处做灰饼,上灰饼做在顶板以下30cm高处,下灰饼做在距楼地面15cm处,用托线板找好垂直,然后充筋,门口阳角等处上下增设灰饼。独立梁的侧边须设灰饼;梁底、飘板拉水平线或贴饼进行抹灰;当梁宽、飘板进深≥400mm时,必须通过贴饼控制水平度、平整度。

工序看似麻烦,但能有效控制抹灰厚度,节约的材料费用和人工费足以弥补套方、找规矩增加的人工成本,更能减少后续的质量缺陷修补和返工。

这里有一个简明的经济数据:按抹灰厚度减小0.5㎝算,每个房间抹灰面积按25㎡算,砂浆取320元/m(1:3砂浆成本价),则每个房间节约材料成本40元,远大于套方增加的人工费。

墙面提前洒水湿润基面 ;户内抹灰前,地面满铺接灰板,有效 减少落地灰。底灰应分层(≤7㎜)装档、找平,并用大杠水平刮一遍,木抹子搓毛。然后坚持底灰是否平整,阴阳角是否方正,抹灰面接茬处应平顺。底层灰7~8成干后(用手指按压有指印但不软)即可抹罩面灰,先自上而下均匀涂抹,抹满后用铁抹子分遍压实压光。收面后,须在抹灰干硬前检查墙面平整度、垂直度等质量参数;用钉子将测量数据标在墙上,及时通知班组整改不合格部位。抹灰完成后,采用喷雾器喷洒养护7d

质量通病处理:空鼓开裂位置采用机械切割;充分湿润,采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

抹灰空鼓、裂缝产生原因:基层清理不净,浇水不透;基层偏差大,一次抹灰过厚;门窗框塞灰不严,预埋实心砖距离过大或松动,由开关振动产生空鼓裂缝。砂浆放置时间过长降低了砂浆强度和粘结力;各抹灰层配合比相差很大。线管埋设过浅且暗管未做固定,嵌填砂浆一次与砖墙面找平,导致沿埋管开裂。

预防措施:基层清理干净,孔洞修补密实,基层充分湿润。基层偏差过大者,应凿平,凹陷部位分层衬平。门窗框塞缝密实并达到一定强度后,再用砂浆找平。砂浆、混合砂浆拌和后3h和4h内使用完毕。线管埋设深度必须保证管面离墙面10-15㎜,暗管要做好固定不得松动

云南工程信息网